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路明副主席文章:以抗非典为契机 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 信息来源:宁夏民建
  • 发布时间: 2008年07月12日

当前,农村除一些地方发生少数病例以外,整体上来讲,中国农村没有出现大范围非典蔓延。据卫生部最近提供的情况,目前有15个省区报告有农村发生非典病例,一共涉及85个县,其中对4月26日到5月12日的确诊病人进行分析,确诊的农村病人一共有155例,约占同期发病人数的6%左右。但是,非典疫情向农村扩散的渠道依然存在。

非典对农村经济有一定影响,主要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影响农民工的流动。目前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渠道是外出打工。农民工现在近1亿人,其中跨省区流动的是3600万—4000万人,从目前调查、分析的情况来看,返回农村的农民工约800万人左右,其中有400万人左右是季节性的返回,还有400多万人是因为非典的影响而返回。劳务输出减少将影响农民增加收入。二是影响农产品的出口。由于非典的发生,外国提高了对中国农产品的质量要求标准,目前禽肉出口基本停止;对周边国家的活畜出口,由于口岸封关,生猪、活牛出口也基本停止。以2000年出口为基数,我国年出口家禽4890.1万只、禽肉50万吨;生猪203.9万头、猪肉17万吨;活牛6.5万头。贸易额30亿美元左右。非典对畜产品出口的影响估计减少2/3以上。三是影响乡镇企业的发展。乡镇企业中第三产业受到较大影响,预计乡镇企业增长

速度降低1个百分点,影响农民增加收入0.24个百分点。

非典引发的灾害对我们是一个很大的教训,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把非典灾害转化为农村发展的机遇,推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和协调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去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政府提出在农村建立、健全医疗设施的计划,决定今后在卫生系统新增的经费主要用于农村。以加强公共卫生防疫以及提高医疗救治能力为目标,加强县级疾病预防中心、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的建设。农村卫生防疫工作,在抓好非典防治工作的同时,还要做好其他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包括艾滋病、血吸虫病和肝炎在农村的预防控制工作;突出重点做好肺结核病人的治疗工作。为了保证农民有钱治病,我国正在建立新型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其核心内容是:在政府的指导下,由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级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医疗互助制度。从今年起,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除了市区以外,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每人每年按平均10元安排补助,要求地方财政也要按照不低于每年10元的标准进行补助。它和过去的合作医疗区别在于:过去的合作医疗制度是主要利用集体的资金解决农民的小伤小病的问题;新型的合作医疗制度更突出了政府的引导、农民的参与,以及各级政府筹资,解决农民医疗大病的救助问题。

二、推广生态家园富民计划,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生态家园富民计划,以农村户用沼气为纽带,把畜牧业和种植业连接起来,把改厕、改圈、改灶结合起来。沼气等清洁能源的使用,使农村改变了“砍柴做饭烟熏眼,粪水蚊蝇满庭院”的落后状况,改善了农村家庭卫生面貌,改善了农民的生活质量,推动了农村发展和社会进步,农村党群、干群关系得到很大改善。生态家园富民计划被广大农民称之为“三个代表”的示范工程。农村还要做好清洁饮用水的基本建设,处理好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改变村镇卫生状况。

三、改变饮食方式,保护野生动物。现已有证据表明,这场空前的"非典"灾难起因于人与野生动物的密切接触。5月24日,农业部动物冠状病毒疫源调查组发布信息:中国SARS(非典)病毒起源研究工作取得突破,专家们已从蝙蝠、猴、果子狸以及蛇等数种动物体内检测到冠状病毒基因,已测出的病毒基因序列与SARS病毒的基因序列完全一致。我国是世界上食用野生动物最严重的国家,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水里游的,如穿山甲、巨蜥、野生蛇类、猫头鹰、果子狸、娃娃鱼等,都上了餐桌。因此,科学家呼吁,人们应与野生动物保持一定的距离。全国人民都要严格地、认真地贯彻和执行野生动物保护法,禁止捕杀、运输和加工野生动物用于餐饮业。国家林业局在2003年开展的,以打击野生动物非法流通为目的的"春雷行动",截至4月21日,共查处各类案件9000多起,收缴野生动物93万余只(头)。4月29日,国家林业局、国家工商管理总局发出紧急通知,要求从29日起,除科学研究需要外全国范围内暂停一切猎捕、出售、收购、运输、进出口和在市场上摆卖野生动物活体、死体。

四、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农业不仅为人类提供农产品,满足生活需求;同时,农业还能为人类提供优美的生态环境,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为了充分发挥农业的多功能作用,根据我国当前环境问题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急需开展建设的生态环境工程项目有:防治沙漠化生物覆盖和生物风障工程;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保持工程;防治地下水富营养化精确施肥工程;膜下滴灌和秸秆下滴灌节水工程;病虫害生物防治和食品安全工程;大型畜牧场粪便处理工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农村能源建设工程;巩固退牧还草成果人工饲料地建设工程;巩固休渔成果渔民转产工程;生活污水处理后回灌农田工程;垃圾处理有机肥堆沤生产专用肥工程;农业产业化清洁生产工程。

五、加快《畜牧法》的立法进程,尽快修改《动物防疫法》。《畜牧法》的实施主体是畜牧业生产者。《畜牧法》对生产者提出要求,要实行清洁生产,保护环境;要对消费者负责,加强动物卫生管理,生产安全食品;要善待动物,采取文明的生产方式和屠宰方式。《畜牧法》已列入全国人大农业和农村委员会2003年的立法计划。《动物检疫法》实施主体是各级政府。我国于1998年1月1日起实施《动物防疫法》,对促进动物防疫和养殖业发展,保护人类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法制、体制、财力和技术等原因,口蹄疫、高致病性的禽流感、猪瘟、新城疫等传染性疫病在我国每年都有发生,动物疫情形势严峻。动物防疫工作薄弱,既严重影响畜牧业自身发展和出口贸易,又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当务之急是修改和完善《动物防疫法》,建立动物卫生管理制度,疫情风险评估和疫情监控报告制度,动物及动物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建立重大疫情快速反应和扑灭机制;理顺动物卫生管理体制和动物检疫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动物防疫技术支撑体系。

六、为人民生产健康、安全的农产品。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强化农业投入品管理,狠抓技术培训和推广,建立健全统一、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定点监测,严防有污染病的蔬菜、水果和有疫病畜产品上市。加快实施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和产品认证工作,做到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化,无公害产品生产者标志化,当农产品质量出了问题时,可以追根溯源,查到产地,查到生产者。只有这样认真去做,居民才能吃上放心菜、放心肉,我国农产品的出口才有可靠的质量保证。

七、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根据农村经济发展形势,农民增加收入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国家为了增加农民收入,支持农村"六小"工程建设,使更多的农民工获得就业机会。要使农民增收这一难题得到破解,必须提出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的战略方针。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开发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除了现在已经在推进的农业产业化项目外,要使广大农民收益,还要大力发展千家万户都能参与的"1.5"产业,所谓"1.5"产业,就是介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之间的手工业,如传统食品加工、编织等。农业废弃物利用有食用菌、蚯蚓研制等。

上一条:成思危主席在上海视察工作

下一条:胡锦涛走访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