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周汉民:更加精准助力企业恢复生产

  • 信息来源:宁夏民建
  • 发布时间: 2020年03月18日

作者:周汉民   信息来源:《解放日报》   发布时间: 2020年03月17日
  
分享到:      
                                更多        

  历史告诉我们,灾害性事件不会改变中长期经济走势,疫情的冲击是暂时的、短期的、阶段性的,总体上是可控的。当前,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稳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顶住压力、激发活力、保持定力,以更加精准有力的措施持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状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企业复工复产已有一定规模,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就业容量大,是“六稳”的基石。复工复产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

  作为密切联系经济界的参政党,民建上海市委第一时间通过微信公众号开展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影响问卷调查”和关于“上海市全力防控疫情支持服务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感受度问卷调查。

  调研显示,企业普遍认为受到了疫情影响,经营面临诸多困难。资金压力、停工停业、取消订单等因素导致企业上半年用工普遍减少,大部分企业降低了对上半年收入和利润的预期。

  这一困境,引起各方关注。从中央到地方陆续出台为企业减负的措施,审时度势、反应迅速,鼓舞了企业家的信心,更加精准助力企业恢复生产。

  目前,企业复工复产已有一定规模,但也存在政策效果仍需进一步显现、信息公开问题仍需进一步解决、企业获得感仍需进一步提升等问题。

  一是防疫物资、人员不足,复工流程不明

  很多企业复工意愿强烈,但缺乏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对于购买途径也不甚了解。同时,各地相继出台限制人员进出本辖区的措施,且绝大多数只认可外来人员返回本辖区后的隔离周期,导致企业即便具备防疫条件,也会因员工人数不足而难以全面复工复产。这一情况在人力资源较为单薄的中小微企业显得尤为突出。

  企业还反映,部分地方层层加码,经常要填写大量表格,内容高度重复,耗时费力,有的仅表格就填写了80多张,涉及多个部门,覆盖线上线下,令人疲于应付。

  二是政策落地慢落地难,企业感受度不高

  “不知道如何申请、应该到哪里申请”是很多企业反馈的问题,往往导致政策出现断层,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具体而言,企业反映最集中的问题包括:

  房租减免政策覆盖面有限。目前,租赁国企房产的基本能够落实,但不少企业租赁的是非国企房产,还有部分企业是自购房产,无法享受这一政策。此外,在很多转租的物业中,往往上游“二房东”能够拿到国家补贴,处于下游的中小微企业却很难直接拿到补贴。

  融资担保有待加强。金融机构自身营利压力较大,对非监管类政策响应程度有限。企业如需融资,仍需按照担保授信评级的方案进行,一整套流程长达数月。

  三是部分行业深受影响,亟须重点关注

  以旅游业为例,旅行社整体呈现小散杂的特点,不具备与供应商特别是境外供应商谈判的能力。此次大规模退团不可避免面临“客人要求全退、地接不退”等复杂情况,压力较大。

  近期要完善配套细则,长期需营造公正市场环境

  科学推动疫情防控背景下的企业复工复产,是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打赢疫情防控战的必要条件。

  一要优服务

  把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作为对“一网通办”平台的一次大考,让数据真正“活起来”。建议健全“一网通办”和“上海市企业服务云”模块功能,及时梳理、发布相关政策和配套文件,通过大数据平台自动匹配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政策智能匹配推送。

  加强部门信息共享,做到同一类信息同一家企业只需填报一次,且尽量以线上填报代替线下现场填报,避免不必要的人员流动和交叉。企业有购买防疫物资等需求,也可在线提出申请,政府部门需及时反馈,助推解决实际困难。

  探索建立“全程代办”服务制度。试点由政府扶持买单,研究制定针对企业(可从小微企业开始试点)的免费服务清单,实行一条龙式中介代理机制,让更多企业受惠。

  采取广域内隔离期互认制度,即在一定区域内,如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等,实施异地隔离期间互认制度,避免过度、重复隔离,有效缩减员工返岗周期。

  鼓励企业创新灵活用工模式,如共享员工模式。可明晰疫情期间的特殊法律政策,帮助企业妥善处理职工工资待遇问题,为复工复产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要推落实

  在房租减免方面,建议考虑直接补贴给企业。企业只要有经营执照和确实开工生产的证明,即可给予一定程度的补贴;还可出台指导性意见,对民营房产、企业自购房产的租金是否减免予以规范。同时,加强监管,避免“二房东”独享补贴。

  在融资担保方面,建议启动紧急救助专项基金,明确用途为中小微救助基金,凸显信用申请、审核简便和普惠贷款的特征。为调动商业银行积极性,还可推出一揽子实质激励方案,根据各参与银行实际经营状况给予适当比例的税收返还或减免补贴。

  同时,建立评估考核机制,开展对现有支持政策的评估考核和第三方监督,及时了解企业的困难与需要,不断审视、调整、优化相关政策,真正让政策可执行、可操作。

  三要强支持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认定一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立足企业需求,制定分类扶持政策。以旅游业为例,建议为旅行社统一聘请专业律师团,提供各种复杂情况的谈判标准,帮助企业降低损失。

  探索实施发放消费券等方式,促进零售、餐饮等特定领域的消费潜力释放。消费券可采用电子券的形式,设定一定使用期限,由点及面,根据具体效果决定是否逐步扩大发放范围,如是否与长三角地区联动,推进消费券在长三角区域的通兑通用。

  此外,用大数据支持实体商业发展,引导各类媒体在疫情期间发布科学的餐饮消费指引,疫情过后适当加大力度发布促进美食消费的引流性文章。

  四要紧跟踪

  设立中小企业复工复产跟踪机制。对复工情况良好的企业,由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牵头,设置专项奖金鼓励其进一步研发创新,重视研究产业链发展新趋势,积极布局新业态、新模式;对复工情况不良的企业,提供转型方向建议,帮助其因地制宜、危中寻机,包括线上线下联动、加快数字化转型等,增强企业内生动力;对经一定周期仍难以复工的企业,设置支持政策退出机制,进行资产评估、股权评估及业务评估,减小损失,并做好员工分流、转岗、再培训、再就业工作。

  五要明预期

  疫情面前,信心比黄金更重要。预期不明是当下企业裹足不前的重要原因。例如,目前实施的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的差异化防控,对企业而言,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未来随着形势变化又会有什么变化?针对种种不确定性,有必要进一步加大信息公开力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解除企业顾虑,稳定企业预期。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如何逐步实现企业有序复工复产,一定要有深入调研和全面思考。从近期来看,要完善配套细则、加快政策落地,特别是针对人力成本、物业成本等影响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探索更加灵活的支持方式,补充与完善相关扶持政策;从长期来看,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建立评估考核机制,营造公平正义的市场环境,最大限度激发企业主体的活力。

责任编辑:范可新

(转载自民建中央网站)

上一条:广东省委调研会员企业复工复产情况

下一条:民建中央建言:打好疫情防控和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组合拳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