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张榕明、马培华出席全国政协“着力扩大内需,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专题协商会

  • 信息来源:宁夏民建
  • 发布时间: 2010年08月13日

本站讯:全国政协8月17日在政协礼堂召开“着力扩大内需,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专题协商会。全国政协副主席、民建中央第一副主席张榕明出席协商会。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常务副主席马培华在会上代表民建中央发言。

马培华常务副主席在发言中指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必将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此,民建中央把“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作为2010年重点调研专题,陈昌智主席率队赴广东、陕西等地调研。总体感受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潜力大、辐射强、综合效益好、资源能耗低,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影响深远,地方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积极探索发展新路径。与此同时,我国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举措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差距,存在迟疑和观望情绪;企业核心技术创新实力与内生动力不足;在发展的初期阶段,政府对开拓新兴产业市场的支持和引导尚显不足;一些地方投资冲动强烈,存在产能过剩隐患。这些问题迫切需要认真加以解决,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处理好政府、市场和企业三者的关系;必须处理好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要注重以新兴科技主导新兴产业的发展,同时也要以新兴科技推动传统产业的发展。为此,马培华常务副主席在发言中建议:

1、抓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机遇期,加强统筹组织领导。科学谋划,超前部署,尽快出台国家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展规划和相关产业政策,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和布局。从国家层面合理规划,发挥地区比较优势,构建差别化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布局和发展政策体系,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国家规划区域建设的联动发展。加强高层决策机制,强化政策协调和分工协作,建立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求的决策机制。扩大国家级试点或示范区,总结经验,逐步推广。

2、支持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支持企业承担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开发任务,完善产、学、研密切合作的渠道和机制,把掌握核心技术作为提高产业竞争力的突破口,政府加大引导资金投入,给予土地、贷款、税收等政策扶持。把技术要素参与分配作为高新技术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支持军工技术向民用领域转移。加强企业联合技术攻关和资源整合,在关键领域发展一批产业和技术联盟。有针对性地增加一批新的国家级科技产业化专项,如增设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高性能复合材料、先进医疗装备等重大专项,系统推进相关领域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既要重视科技型人才,也要重视金融、管理和创业型人才的配套。改变过去依靠科研院所制定行业标准的模式,鼓励并规范行业协会和企业参与制定行业和技术标准。

3、着力培育和扩大国内市场需求。我国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要顺应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趋势,重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不断培育和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减少对国外市场的过度依赖。借鉴国际经验,在市场准入、示范应用、政府采购、财政补贴、市场秩序等方面加大扶持,引导培育国内消费市场。切实转变单纯以投资拉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短期行为,特别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创新发展思路和政绩观,扩大内需,改善民生,共享新兴产业发展成果,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4、拓宽融资渠道,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设立产业发展引导基金,统筹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研发。积极发展风险投资,鼓励地方设立和引进风险投资基金,通过参股、融资担保、跟进投资和风险补助等方式支持新兴产业发展。引导一批境外著名风险投资基金、私募基金、金融类公司等投资机构拓展风险投资业务,完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倾斜力度,优先安排符合条件的骨干企业上市。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利用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直接融资。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行企业(公司)债券,鼓励优质科技型中小企业发行集合债券,利用境内外产权交易市场进行股权融资。引导各金融机构建立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特点的信贷体系和保险、担保联动机制,促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金融创新。完善担保风险补偿机制。

上一条:民建中央经济委员会开会讨论经济形势 辜胜阻出席并讲话

下一条:张榕明: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终身面向未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