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关于编制宁夏现代职业教育总体规划的建议

  • 信息来源:宁夏民建
  • 发布时间: 2019年08月26日

 

民建宁夏区委会

近年来,我区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目前,全区共有各类职业院校37所,在校生12万多人。职业教育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技能型人才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

一是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不平衡——“马太效应”明显从全区职业院校和实训基地布局情况看,90%的高职院校、61%的中职学校以及91%的公共实训中心都集中在银川市。石嘴山、固原、中卫三市目前还没有市属高职院校,不能满足当地产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二是专业设置结构性矛盾突出——同质化严重全区高职院校开设的19个大类专业中,财经、机械制造、土木工程、文化教育、生化与药品等5个传统大类专业的招生人数占总招生数68%。在27所中职学校中,近八成学校重复开设计算机应用、机电技术、学前教育等专业;近半数学校同时开设文化艺术类、农林牧渔类、医药卫生类的部分专业。专业的重复设置,不仅直接影响到院校招生,也会使设备、设施、师资力量等不能得到有效利用。

三是校企合作机制不畅——学校热、企业冷现象明显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接受职业院校教师实践、学生岗位实习实训的积极性不高。职业院校仅靠自有的实验实训设备,难以满足教学要求;也没有外聘实训教师的资格、费用标准及经费。实训教学成为职业院校培养学生的短板,造成学生的专业素质与社会需要、市场需求存在一定差距。

四是公共实训资源共享机制不健全——利用率不高目前,全区共有各类实验室429个,公共实训中心11个,在实训教学、职业技能培训及鉴定、职业技能大赛、技术研发和企业生产服务上做了一定的探索和实践。但因缺乏共享机制,11个公共实训中心没有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固原、中卫等南部山区的职业学校实训设备不足的问题尤为突出。

五是教师数量与结构性矛盾并存——师生比偏低师资力量不足。全区中职学校师生比为1:30,远远低于全国1:24的平均水平。教师队伍结构化矛盾明显。受编制财力、政策原因制约,师资来源主要是从普通高校毕业生中招录,难以引进具有企业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的高水平实训教师。基础课、理论课教师过剩而实训课教师短缺,“双师型”教师严重匮乏。

为此,我们建议编制《宁夏现代职业教育总体规划》。编制规划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以宁夏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为统领,以信息化为支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业转型升级与技能型人才培养协调推进为目标。突出以下几个重点:

第一,优化职业院校布局结构和专业设置。根据市场需求和院校专业优势,统筹指导调控职业院校布局和专业设置。一是突出与地方产业发展相适应的职业教育特色,明确全区职业教育发展规模层次和布局结构,制定区域、院校、专业分类发展指导意见。二是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限制或避免专业重复设置,引导淘汰与社会需求脱节的“落后”专业,开设与当地产业发展需求相匹配的专业,实现“互补性、差异化、前瞻性”的专业设置格局,避免同质化低效竞争。

第二,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资源共享的运行保障机制。一是健全校企合作的政策保障机制。通过制定《宁夏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及使用管理办法》等,明确政府、社会兴办职业教育的责任,确定实训师资聘用资格标准、动态管理制度以及费用支付标准,形成校企共建专业、共同开发课程、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共享人才资源、共同开展应用技术研究,以及订单式培养培训的模式,促进教育管理部门、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的合作,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适用性。二是建立公共实训中心运行保障机制。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意见》精神,使职教园区与工业园区及产业有效对接,公共实训资源进一步面向全区各地各级职业院校、企业和社会开放,提升利用率和实效性,体现“公共性”。三是完善师资培训体系和共享机制。统筹使用区域师资资源,打通职业院校进人的“绿色通道”,使“单位人”成为“系统人”;充分利用企业技师资源,聘任兼职教师,落实聘用教师待遇的相关政策措施,培育壮大技能型教师队伍,优化教师结构。

第三,打造职业教育资源信息共享平台。一是在“智慧宁夏”建设中,构建“职业教育云”,把企业信息、职业院校信息搭建在一个平台上,及时发布企业需求信息、职业院校毕业生供给信息,公布全区技能型人才结构变化走势、宏观经济发展走势及产业发展与布局,从而打破信息孤岛,实现信息有效对接,促进技能型人才供需协同推进。二是及时公布职业教育资源信息,提供职业院校名单及专业目录、师资专业名录等,公布企业、行业培训中心培训目录,为劳动力供求双方提供迅速、准确、详细的信息服务与指导,提高劳动力市场的配置效率。

上一条:关于切实降低企业税费负担的建议

下一条:打造一流供暖监管平台 实现“智慧”服务民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