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宁夏民建与西安民建的渊源谈李象九为西北民建发展的贡献
- 信息来源:宁夏民建
- 发布时间: 2025年10月09日
中国民主建国会作为联系经济界的参政党,在西北大地的发展历程中,始终与国家的发展同频、与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共振。宁夏民建的历史根系,深植于上世纪50年代的时代土壤,其起步与发展,既离不开民建中央的系统引领,更与西北民建前辈的开拓付出密不可分,其中李象九对西北民建事业的奠基性贡献,尤为值得铭记。
一、宁夏民建的历史沿革:从西安出发
宁夏民建的组织发展,始于民建西安分会的辐射带动,历经七十余载风雨,逐步成长为推动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1953年7月,在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关键时期,史邦英等6名宁夏工商界、经济界有影响力的人士,经民建西安分会批准加入民建,成为宁夏首批民建会员。同年,民建银川市小组正式成立,标志着民建组织在宁夏落地生根。1954年,民建银川市支部委员会成立,初期隶属西安市民建直接领导,在组织建设、思想引领、服务工商界改造等方面,持续承接西安民建的经验指导。此后因宁夏省建制调整,该支部划归兰州市民建领导,继续保持民建组织在宁夏的连续性。
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后,民建银川市支部改为民建中央直属支部,开始直接接受民建中央指导,逐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作模式。改革开放后,宁夏民建迎来发展新机遇,1986年9月,经民建中央批准、中共宁夏区委同意,民建宁夏回族自治区工作组筹备组成立;1988年3月,民建宁夏回族自治区工作组成立,为区级组织正式建立奠定基础;1989年5月,民建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宣告成立,标志着宁夏民建进入独立自主、系统发展的新阶段。
二、李象九先生对西北民建组织的贡献:奠基者的担当
李象九先生是西北民建组织的主要创始人。1949年9月,李象九作为西北解放区工商界代表,赴北平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并经南汉宸介绍,参加中国民主建国会,任民建总会全国会务推进委员会委员。1950年,他受民建总会委托,筹建民建西安分会,任筹备委员会召集人,1951年12月,民建西安分会正式成立,李象九当选为主任委员。
在他的领导下,民建西安分会成为西北民建组织的“桥头堡”,一方面牵头完善西安本地民建组织架构,凝聚工商界、经济界力量服务地方建设;另一方面主动辐射带动周边地区民建组织发展,宁夏首批民建会员的审批入会、银川市小组的初期指导,均得益于李象九先生主导下的西安民建分会的支持。
李象九不仅是一位组织者,更是一位实践者。他以实际行动支持抗美援朝的伟大斗争,积极动员会员及其所在企业捐献飞机大炮款24.06亿元(旧人民币),同全市工商界捐献飞机大炮款共折合新人民币176.3万元,可购11架飞机和1门大炮。他积极引导会员与工商界人士坚决拥护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改造,1953年到1954年,9家会员企业带头实现了公私合营,创造了西安全行业实现公私合营的范例。此外,他还组织会员和工商业者参加“镇反”运动,带领会员与工商界投入“三反”“五反”运动,鼓励会员集资创办新西北纺织印染股份有限公司,支持会员兴办幼教事业等。
三、宁夏民建的继往开来:新时代赓续且发扬的使命
今年是中国民主建国会成立80周年,纪念李象九先生,不仅仅是历史的回顾,更是对民建初心与使命的传承。
如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宁夏民建将继续传承李象九等前辈“爱国、敬业、合作、担当”的优良传统,以联系经济界为特色,聚焦宁夏“三区建设”战略任务,在参政议政中献良策、在民主监督中尽职责、在社会服务中显担当。着力在思想引领上求实效,用好各类平台载体,宣讲民建历史,传承优良传统;在履职尽责上求实效,发挥特色优势,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抓实民主监督,组织社会服务;在自身建设上求实效,贯彻落实相关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地方组织,让民建事业在塞上江南持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组宣处 闫海平)
【关闭】